总额86亿美元!加密货币被滥用于洗钱?NFT成漏网之鱼?
来源:券商中国 时间:2022-03-11 浏览:3436次
在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加密货币的流通也伴随着自身价格的大起大落。在资本市场逐利游戏中,既有倾家荡产的投机者,也有赚得金盆满钵的投资者。可在这一个环境中,逐渐被滥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加密货币等虚拟资产常令各国监管感到无奈与头疼。
亦有国际数据公司的报告显示,2021年,网络罪犯通过加密货币洗钱金额达到86亿美元,较2020年增加30%,其中,约有17%的犯罪金额来自去中心化金融应用,即传统银行之外为加密货币计价交易中提供支持的应用。
有跨国支付机构风控人士告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反洗钱的要求无论是从公司自身的角度还是监管的要求来看,一直很严。“近年来,也有不止一家金融机构因为存在尽职调查做得不够引起争议甚至处罚,其实一直比较严格。”该人士表示,从其所在的机构来看,监管每年的要求相差并不是很大,但能明显感觉的是在尽力向国际接轨。
新形式的洗钱行径——数字艺术品
近日,区块链数据分析公司Chainalysis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通过NFT(不可替代代币)来进行洗钱的行为有逐步增多的态势。“尽管当前NFT市场上存有一小部分的洗钱行为,但其所占比例正不断上升。”亦有分析人士指出。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NFT似乎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概念,NFT,英文全称Non-fungible token,即非同质化代币,是一种应用区块链技术验证的数字资产(包括图片、视频剪辑等形式)。同时,以“数字艺术品”这一名称被投资者熟知。
2021年3月11日,艺术家Beeple的NFT艺术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在传统拍卖行佳士得最终以693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3595, 0.0049, 0.08%)4.5亿元)的价格成交。
2021年3月18日,有外媒报道称,埃隆·马斯克的推文,包括配文、剪辑和歌曲被打包成NFT出售,最高出价曾高达112万美元。
不仅如此,国内的众多互联网巨头也参与这一市场,相继宣布推出相关的NFT项目,例如腾讯以“幻核”APP切入NFT数字商品领域、阿里的“蚂蚁链粉丝粒”来提供付款码NFT皮肤和数字艺术品。
“由于区块链的高透明度,艺术品的信息完全公开。”有NFT领域人士表示,不仅可以看到交易双方,艺术品本身的发展历史皆可被溯源。也正是有这些特性,相较于实体艺术品市场的洗钱活动,NFT的交易行为更容易被量化。
在NFT市场中,洗钱交易证据已经被国际机构发现。Chainalysis的报告显示,在去年3月份,通过非法地址发送到NFT市场的加密货币出现大幅跃升,突破100万美元;而在第四季度进一步增长,达到近140万美元。
“在去年的三、四季度中,绝大多数此类洗钱活动都来自与诈骗相关的地址,这些地址向NFT市场发送资金进行购买。”Chainalysis称,NFT提供了被滥用的可能性,市场、监管机构和执法部门应该对此进行更密切地监控。
有分析人士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指出,虚拟资产层面的交易监管难度太大,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也并没有认可这一方式,虚拟货币的交易等被当地法律禁止。“国内此前也要求,各金融机构停止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账户等方面服务,再后来,发改委联合多部门,整治虚拟币挖矿等活动。”该人士表示。
“洗钱”,特别是来自受制裁的加密货币业务进行转账交易,已经对建立对 NFT 本身的信任度形成巨大风险。
加密货币洗钱正创纪录
不过,随着在线交易变得越来越普遍,金融机构甚至监管层不得不警惕与日俱增的威胁,尤其是使用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引发的洗钱危险信号。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告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一般来说,洗钱方式较为隐蔽,在应对金融业务创新发展、虚拟货币应用方式、洗钱与恐怖融资等方面的治理难度不小。
美国司法部2月8日宣布,已查获了5年前被盗的比特币中的9.4万余枚,并且逮捕了两名涉嫌洗钱的嫌疑人。美国政府表示,从该嫌疑人手中没收了价值约36亿美元的加密货币(折合人民币约230亿元),为史上最大金融扣押。
“自2017年以来,网络罪犯通过加密货币进行洗钱累计超过330亿美元。”同样来自于区块链数据咨询公司Chainalysis推出的报告显示,2021年,网络罪犯通过加密货币洗钱金额达到86亿美元,较2020年增加30%。其中,约有17%的犯罪金额来自去中心化金融应用,即传统银行之外为加密货币计价交易中提供支持的应用。
有研究人员表示,近来已经发现越来越多的网络罪犯通过恶意软件从个人用户处窃取加密货币,这部分资金会被转移到去中心化的金融平台中。这种基于恶意软件的网络犯罪就像窃取个人信息一样容易,但规模上更为复杂。
据了解,常见的与加密货币相关恶意软件家族可以分为信息窃取器、Clippers(剪贴工具);Cryptojackers(加密货币挖矿)和木马程序。具体的数据显示,2021年有受害者被动转向恶意软件控制的加密货币地址共有 5974 笔交易,高于 2020 年的5449笔交易,而从非法地址发送的所有加密货币中,超过一半的(55%)流向了270个服务存款地址。
此前,就曾有国外的犯罪分子利用网络钓鱼诈骗4亿韩元,而后将赃款兑换为加密货币。利用较短的时间进行多次高价交易后,上述资金被转至国际某虚拟钱包,过程中,这些赃款被转移了接近50次以尽可能隐藏身份。
在对利用加密货币进行洗钱活动的犯罪打击中,执法部门的力量毋庸置疑,比如通过监控、破坏异常交易行为可以达到阻碍不法分子访问此类数字资产的行径。
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前我国官方推行的数字人民币。实际上,数字人民币在研发过程中也着重发挥数字货币在监管和隐私保护两方面的作用。
“数字人民币是可控匿名的,即在交易和流通过程中是匿名的,但最终交易流向和资金链条可以且仅对央行开放,这既减轻了交易环节对金融中介的依赖,能够极大保护用户隐私,还有助于精准打击洗钱、恐怖融资、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监管强压再加码
进入2022年,监管系统在首月就展现出反洗钱工作的强有力态度。不论是对违规金融机构的处罚,还是相关条例规定的下发,都引起市场关注。
有跨国支付机构风控人士告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反洗钱的要求无论是从公司自身的角度还是监管的要求来看,一直很严,“近年来,也有不止一家金融机构因为存在尽职调查做得不够引起争议甚至处罚,其实一直比较严格。”该人士表示,从其所在的机构来看,监管每年的要求相差并不是很大,但能明显感觉的是在尽力向国际接轨。
“随着我国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国内反洗钱规范也需要与国际通行标准进行相衔接。”周茂华也提到。
春节前,央行、银保监会与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对各类金融作出要求:在营业过程中对个人存取款在5万元以上的用户进行登记等。
同一时间,央行杭州中心支行也一同披露了对网商银行高达2236.5万的罚单,处罚案由显示该行存有多项围绕违反反洗钱规定的行为。不止此一家,广州农商行、昆仑银行也因存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违反反洗钱法律法规的行为,分别被处以590万元、269万元罚款。
监管层严肃开展反洗钱执法检查的工作近年来一直未曾松懈。央行于去年12月底发布的《中国反洗钱报告2020》显示,2020年全年,央行共对614家义务机构开展反洗钱执法检查,其中87%为法人机构,依法处罚反洗钱违规机构537家,罚款金额5.26亿元,处罚违规个人1000人,罚款金额2468万元,反洗钱监管处罚总额较往年明显上升。
央行报告称,同期,突出对被查机构后续整改工作的关注和督导,全系统共组织“回头看”走访917次,推动义务机构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总行完成26家法人机构反洗钱年度分类评级和3家大型银行洗钱风险评估报告,下发监管意见书29份,指导相关机构进一步改进反洗钱工作。
2022年1月26日,央行、公安部、国家监察委、最高法、最高检、国家安全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外管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决定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以依法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健全洗钱违法犯罪风险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