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倒逼期货私募转型
来源:鑫鼎盛期货莆田营业部转自中证网 时间:2015-02-16 浏览:3051次
2014年中国期货私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借助政策的东风,如《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出台,期货私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这也和中国混业经营,资产管理等创新业务发展、期货行业投研水平提高和期货市场容量扩大是一脉相承的。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期货市场进入机构化投资时代,产品化和专业化是大势所趋。再加上中国居民财富的快速增长和有限的投资能力的矛盾突出,期货私募发展前景广阔,正向正规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迈进。
期货私募在石缝中茁壮成长
回顾中国期货行业的发展史,经历了野蛮成长、整顿和合规发展三个阶段,再加上中国金融行业监管思路转变较慢,这也造就了中国期货私募发展异常艰难和曲折,用在石缝中艰难成长不为过。
中国期货私募最早称之为代客理财,而给客户进行理财的人被称之为操盘手。期货私募主要有三类组织形式:期货工作室、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合伙期货基金,其中期货工作室是上个实际90年代至2005年之前最常见的方式其通常游走于“灰色地带”,由操盘手个人吸引资金,与客户签订“代客理财”协议,这类“代客理财”协议并无明确的法律保障,募资难度相对较大。
2006年之后,投资公司为代表的有限责任公司逐渐出现,这代表了中国期货私募开始正规化。稍后,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创新步伐加快,期货市场监管放松,中国期货私募就步入了春天。
近年来,国内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容,私募行业也随之蓬勃兴起。随着阳光化渠道的增多,以及市场各方对对冲、绝对收益等投资策略认识的加深,2014年期货私募成为国内私募行业的一道靓丽风景。中国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共有1699只私募基金产品完成备案,逾5000家机构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据相关机构统计,不完全统计,在备案的私募基金产品中,涉及期货的约有250只,占比约15%。
期货私募发展前景广阔
伴随期货市场发展、监管放松和政策扶持,随着中国期货私募百花齐放,出现一篇春天的景象,但是期货私募由于发展时间比较短,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期货私募进程遭遇“规模做大,业绩越差”的魔咒,以及私募投资范围越来越广泛,投资者需求多样化等市场环境,这都倒逼期货私募不得不转型。
目前,期货私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使得其不得不转型:首先,传统期货私募主要是以操盘手为中心,往往是单打独斗,这意味着缺乏相关风控、技术等配合协作,导致很多优秀的操盘手遭遇滑铁卢。
交易不容易,但做管理难,带领交易团队更难。当前,大多数期货私募的架构都是以一两个核心操盘手为中心,离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化运作还有些差距。在荆棘丛生的期货市场,有不少摸爬滚打多年的操盘手和私募,在度过最艰难的时刻之后,从操盘手到资产管理人却面临很大的鸿沟,因各种原因而转型失败的比比皆是。
其次,投资策略相对单一。从期货私募理财方式看,最开始私募采用单账户形势,这是最简单和方便的模式。然而,单账户模式难以做大做强,没办法募集更多资金。另外,单账户的模式面临诚信问题,很难做到科学管理。
再次,外部扶持力度有限。国内私募行业刚起步,不少中小私募需要外部力量的扶持。然而,由于当前中国期货公司大多数本身实力就不丰厚,除了永安等第一梯队的公司对私募扶持力度较大之外,其他期货公司对私募的合作和扶持有心无力。
最后,体量的增大也对私募管理人的投资能力与风险、净值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管理能力包括产品设计、发行、风险控制、净值管理、团队建设、投研体系构建、渠道建设和客户关系维护等,对很多草根出身的操盘手来说,面临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
期货私募发展方向
一是正规化(或阳光化)。随着期货资产管理业务“一对多”放行,大资管时代开始期货私募从原先的“无照”向“有照”演变,理财模式从单账户向基金专户、集合账户迈进。这既可以提高私募产品的知名度,又可以提升投资者对期货私募产品的可信度。
二是团队化。目前已经有很多期货私募走向团队化、公司化的前列,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到小团队分工合作,再到公司化运营。
三是专业化。一方面,核心成员的角色定位也在不断变化,一些私募的核心成员开始从台前走向幕后,有的核心成员引进职业经理人负责制订与实施公司战略,自己继续专注研究和投资;有的核心成员从投资经理向“挑选”投资经理角色转变。另一方面,为了专注于交易,期货私募会将一些包括产品资金募集、推广和销售外包给第三方机构。
四是国际化。未来私募行业投资范围拓展加快,不仅仅是以衍生品为主的私募向股票、债券等现货领域拓展,更大程度上向国外市场拓展,推动私募跨境合作。